青海民族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最新目录
 
/ / /
 

《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04期

 
目录
特色栏目_土司学研究
清朝在土司地区推行科举制度述略 李世愉;1-6
试论清代土司承袭中的册结及其作用 陈季君;7-12
民国时期川边土司与藏传佛教寺院矛盾调处机制研究 贾霄锋;马千惠;13-18
试论中国土司国家认同的实质 彭福荣;19-24
边境土司社会跨境互动与国家认同——以广西龙州县域为例 蓝韶昱;25-28
土司研究者的社会重任:构建“中国土司学” 李良品;29-32
人类学研究
传承与发展:老字号企业创新研究 张继焦;柴玲;黄莉;尉建文;33-37
海外华人老字号企业的传承和跨国发展——以马来西亚余仁生为例 祝家丰;38-43
老字号的类型学分析——以广州市老字号为例 高崇;44-46
品牌延伸与技术创新:南京“老字号”绿柳居的现代转型 王泗通;47-51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社区宗教精英的权力变化研究——以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 孙九霞;黄凯洁;52-56
大社区、小世界:关系型虚拟社区的兴起——以新浪微博社区为例 黄雪亮;周大鸣;57-61
三亚回族非正规经济活动中社会关系的调适与重构 张亮;李凯琪;62-67
饮食人类学视角下的粥与饥饿 杨洁琼;68-72
被赋予的身份与认同抉择:隆务格曲流域“蔡孜德裕”人之身份与认同的口述史研究 周毛先;73-77
族群与边界:人类学家巴斯及其学术思想 陶瑞;马建红;78-80
民族学研究
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陈炜;高翔;81-85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实证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 于明潇;86-90
论开发利用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湖南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为例 撒露莎;田敏;91-95
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现状及思考——基于新疆6县市1636户城乡居民问卷调查分析 黄万庭;96-102
民族地区和谐宗教场所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谐清真寺建设为中心 高永顺;王萌;103-106
青海省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卓么措;107-110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谈云波;111-113
历史学研究
《敦啰布喇什法典》浅析 达力扎布;114-118
元明都城西御敕寺院与当地畏兀(畏吾)文化 周泓;119-126
试析明洪武朝河州统治“体统” 吴景山;刘晓禾;127-130
新中国初期民族卫生工作的方针与措施——以全国民族卫生会议为中心的考察 方素梅;131-136
连续性与断裂性——近代中国知识视野下的“中亚”范畴流变 袁剑;137-140
民国时期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 袁亚丽;141-146
晚清青海自然生态环境与民族社会文化考察及其意义——以科兹洛夫在青海的两次考察为中心 常洁琨;147-150
藏学研究
跨族际的故事比较——汉族、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 林继富;151-157
民国初年陆兴祺救助、组织流亡哲印难民回国问题初探 孙宏年;158-162
旅游业与塔尔寺藏传佛教文化保护传承问题之思考 先巴;163-167
民国时期青藏地区的旅游者行为研究 章杰宽;朱普选;168-173
对定居牧民人力资源能力的分析——以青海东部地区的调查为例 卢梅;174-178
青海寺院“六大工程”及社会效益评估 马明忠;张科;179-182
关于藏棋研究的几点思考 马小明;周晓丽;183-186
论元明清时期青藏地区基层政治建设的特点 贺冬;187-190
文化学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满族民俗文化英译策略研究 王文彬;191-193
回族社区的文化性格及教育功能探析 张宏;194-196
地理环境对语言功能演变的影响——以九河乡普米语小语种的生态保护为例 杨露;余金枝;197-200
藏、回、汉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朱敏兰;201-204
关于宗教建筑的合法性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丁菁;205-207
安多口语使役态的特征研究 扎西才让;208-210
从书斋到学堂:1949年之前的西道堂女性教育 马雪莲;211-213
时间中绵延的言语——青海土族口头传统中的历史记忆 赵艳;214-216
撒拉族经济社会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呈现——马成俊主编《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卷》评介 李毅;2+221
稿约 4
《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1-4期(总第109-112期)总目录 217-220
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皮影 曹鹏;222
点击在线投稿
 
 
 

(c)2008-2018 学术规划网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NDHX.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